网上配资门户-正规网上实盘配资-线上配资门户排行榜

股票配置平台 年度热词:“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 那贝壳高管“可理解的年薪”究竟多少亿?

股票配置平台 年度热词:“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 那贝壳高管“可理解的年薪”究竟多少亿?

  来源:房吵吵股票配置平台

  数钱数到手软,是数不过来。

  现在不用数钱,钱就一个数字,在手机上,在账号上。

  所以,拿钱的决定,丝毫不再“手软”。

  会不会,偶尔出现“钱拿到手软”的情况?

  钱拿到心也有些慌,心虚慌得一批?

  群情开始高温沸腾,开始被无数眼睛看着、审视?

  天下独瘦,而你,而你们,独肥之?

  贝壳找房,高管天价薪酬发酵后,正在“贝壳找补”。

  坚硬的贝壳,终于被撕开了一条缝。

  我总是手太软,手太软,把所有银两都自己扛?

  贝壳创始人左晖先生离世已快4周年。

  左晖2001年创立链家,通过整合全国房产中介资源,最终于2020年将贝壳找房推动上市,然而次年5月,他溘然长逝,令业界惋惜痛悼。

  左晖离世后,时任贝壳CEO 的彭永东担任贝壳董事长兼CEO。

  彭永东作为贝壳高级职业经理人,彼时只拥有 3.1% 股权与 1% 投票权。

  但随着左晖家族信托将B 类股投票权委托,以彭永东为核心的管理层获得了贝壳的控制权,我命由我不由天,走向舞台正中央。

  彭永东担任“一把手”期间,他的薪酬肉眼所见,水涨船高,一骑绝尘。

  2021年,贝壳营业利润、归母净利分别同比暴降约95%、119%,而彭永东年薪为840多万元。

  到了2022年,楼市下行,贝壳营收同比下滑四分之一,营业利润、归母净利大幅下降,彭永东年薪却飙升至4.75亿元,另一位高管单一刚薪酬达3.55亿元。

  2023年,贝壳营收、营业利润及归母净利均实现增长,彭永东薪酬涨至7.13亿元,单一刚薪酬达5.29亿元,两人薪酬涨幅均近50%。

  连续两年的数亿年薪,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

  贝壳高管已经成为市场顶尖的打工皇帝,成为“无实控老板企业”贝壳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那么,不公开高管薪酬的2024年,贝壳业绩如何呢?

  数据显示,2024年贝壳增收不增利,收入与利润相背离,营业收入930多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但归母净利润大降减少30%以上。

  有投资人戏称,“贝壳找房的财富密码,是让高管先富起来了”。 

  不知情的2024年高管薪酬,又是几个亿,还是十多亿?

  且慢,“贝壳找补”这么解释:

2022年5月贝壳香港上市时,根据联交所的上市规则,具有同股不同权(WVR)架构的公司,WVR持有人(即超级投票权持有人)的股份所对应的经济利益占比不得低于10%。

贝壳具有此架构,且上市前超级投票权持有人之一贝壳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彭永东持有的权益相对较低。

因此为了满足该上市规则的要求,在联交所批准的前提下,公司向彭永东授予限制性股票。

该限制性股票,在会计规则上采用“直线摊销法”,因此在每年的“股权薪酬”科目产生了较大数额,但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

  “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此解释让人好像看懂又好像没懂。

  “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那彭永东之前两三年公布的十来亿收入,是没拿到手、只是做账、账上有个数字,还是最终都装到自己的腰包?

  此外,贝壳的“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解释,只涉及了彭永东,但对之前拿了快十个亿的单一刚并无解释,是同样情况也属于“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还是之前公开的那八个多亿,也都分配完成了,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这个“贝壳创造”之短语,有一亿个理由上热搜,成为年度热词。

  我多么希望,我也会有一个“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是超预期的年薪,是不断加码的年薪,是拿钱拿到手软的年薪。

  叔可忍,婶不能忍。

  我真的“不求理解”,能不能请让我孤独享受这“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

  “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那究竟是多少年薪入账?

  “可理解的年薪”,您也说个数行不行?

  17日,贝壳公告,贝壳彭永东拟捐赠捐赠900万股贝壳股份,约合4.7亿港元,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和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

  我理解捐赠对象,“居住行业服务者”,就是基层房产中介经纪人了;“应届毕业生租房帮扶”,是给要租房子应届毕业生进行减免帮助。

  彭永东此次捐900万股份,有没有被舆论逼捐的原由,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捐赠当然要肯定,捐助公益是积极的行动与表达,更是一种化解舆情的姿态。

  “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至少“难以理解”在三个方面:

  其一,功高盖主,也不能功高代主。

  贝壳不是彭永东以及高管的企业,守业、展业有功并非“换了江山”,将企业当自家提款机。

  左晖英年早逝,把企业托付给高管。

  刘备托孤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左晖先生留下孤儿寡母,无力接续贝壳,高管们已“自取之”,“自我激励”壮心不已之?

  有人发问,左晖生前,贝壳如日中天,他奉行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他本人薪酬又拿走了多少?

  即使,高管们劳苦功高,大笔银子拿得手续上天衣无缝,合规合法,但合情理乎,“难而正确”乎,“不难也正确”乎?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此道,道义也。

  其二,有损股东权益之嫌。

  贝壳曾声称高管高薪主要源于期权兑现,2023 年财务报表显示股权激励支出占净利润的近50%,换言之,公司一半近一半利润被“激励”了。

  外界同样质疑,这难道不是将股东的钱装入自己口袋,与恒大爆雷前高管集体套现的套路如出一辙吗?

  当贝壳利润缩水,高管薪酬暴涨,两边逻辑冲突,焉理直气壮乎?

  其三,员工怨气满满,人所共指。

  贝壳的迅速发展,作为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广大员工,受益与所获远不及少数高管。

  当贝壳只关注“关键少数”,“关键的大多数”就被漠视。

  牛马生活压在基层员工头上,像一座座大山。

  贝壳极其严格的考核,几乎全天侯无休息的劳作,员工再任劳任怨、再不用扬鞭自奋蹄,但看到高管数亿薪酬时,难免会在心中嘀咕一句:

  这些钱又是谁的血汗?

  贝壳对外解释天价薪酬“并非一般理解的年薪”,以及宣布彭永东捐赠900万贝壳股份的同时,貌似对外进行了舆情的公关安排。

  媒体上,有同样的语言表达,如“不约而同”的这一句:

  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此次捐赠将助益于居住行业,同时也用事实破除了外界关于“天价年薪”的误解。

  那么,请“行业分析人士”出来走几步。

  捐赠,助益居住行业没有问题。

  然“天价年薪”的“误解”,就这样轻轻松松“用事实破除了”,一笔勾销了外界、股东、员工对此的“误解”,怕还是远远不够……

  您高见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若云 股票配置平台




  • 下一篇:没有了